微商,在这个大众创业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迷漫着“躺着就能赚钱”的财富浪潮中,他们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力军。一份专业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但有一个事实是,随着“血统造假、成分造假、暴利惊人”等事件接连发生后,人们对微商的信任大打折扣。王宇和任时俊的微商经历也让我们深思,“微商末年”真的要来临了?微商该如何重新洗牌?
初战告捷
王宇做微商始于2013年年底,那时候微商才刚崭露头角。毕业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后,她在一次创业讲座中了解到,在微信朋友圈里卖产品可以月入万元的消息。深受创业讲座的启发,王宇开始寻找合适的产品。她记得课堂中老师讲到:“十年前你错过了开淘宝店,今天你还愿意错过微商?只要是淘宝上能成交的产品,微商都能做。”在这堂慷慨激昂的课堂中,王宇恍然大悟。
她回家后,一直向父母重复着课堂上的这句“成功秘笈”。考察了不久,王宇认定自己家的山核桃就是最好的产品。那时,王宇还不知道什么叫微店,也不知道公众号是什么。她只是把自家新产的山核桃用好看的图片发到朋友圈,如果有好友询问价钱时,她才私信好友告诉其价格。
冬天是山核桃的旺季,尤其是在元旦期间,王宇在朋友圈的临安山核桃就卖出100多斤,这让父母都有点惊讶。“因为以前的山核桃卖不掉都是低价发给合作社,我们的收入很低,今年我每斤就能多赚20块。”王宇曾自豪向记者炫耀。仅在朋友圈随意发点图片就能有这么多人购买,而且收益还不菲,勾起了王宇把它做得更好的欲望。于是,她常常关注一些微信营销的培训课程,然后把这些理论都当成自己的成功宝典。
2014年春节,开启了王宇做微商的里程碑。“每天都有人来问,我家的卖完了就把邻居家的收来卖。”王宇说,那段时间她一个人忙不过来,特地把老妈叫来给她打包。凭借在春节期间的不错效益,她的产品不断丰富起来,从最初的山核桃,再到自家产的蔬菜,只限发9张图片的朋友圈里已经无法满足她推广的需求。此时,她开始创建了自己的微店。
“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开微店也有服务号和订阅号之分,价格也根据店铺的功能来设置。”带着懵懂,她花了2000多块钱在一家第三方服务平台开了微店。
交了不菲的学费
有了微店,并非就大功告成。“不仅涉及到支付方式的问题,还要考虑多少人能进入到微店。”王宇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方式就是每天不断地刷朋友圈,然后私信每一个认识的人,请大家帮她转发。可是,时间久了,很多朋友不再帮她转发,还有一些人在她发的信息里评论说要收租了。但被高额利润吸引,王宇的微信好友从原来的600人,增加到1800多人。她每天最多的时候要盯着手机16个小时,时刻看着微信跳出的信息。
这种好情景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山核桃受季节特性限制,她开始在朋友圈卖邻居做的牛肉酱,还有大学同学做的各种烘焙食品。原以为产品丰富后,她的生意会越来越好。但所料不及的是,海宁的一个客户在买到她的牛肉酱后发现变质,要求以十倍价格赔偿。“我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况且牛肉酱变质也不是我单方面导致的。”心存侥幸的王宇在和顾客不断周旋沟通后发现,牛肉酱变质的根源在邻居。
为此,她把顾客的赔偿要求追加到了邻居身上。结果可想而知,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二十多年的邻里关系就此僵持。当然,这还不是王宇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她的生意越来越大,也认识了不少同行,她的营销推广意识也不断增强。
去年十一月,随着褚橙被大家认可,王宇和几个微商伙伴商量去台州采蜜桔。此时,恰逢一家广播媒体做活动,王宇打算利用媒体的力量把她的微店推出去。为此,她向广播媒体免费提供200箱蜜桔,而广播为吸引听众和节目的收听率,通过有奖竞猜的方式向听众免费发放。想想这是一个低成本推广品牌的机会,王宇信心满满。等她花了近8000元把蜜桔从台州运回来后发现,由于自己的无知,以及操作时未及时签订合同等多方原因,这家电台选择了更有名气的电商平台合作。
无奈下,王宇只好自己消化。但是过了两周后,200多箱蜜桔卖了不到70箱时,已经出现变质的现象,她只好把这次损失当成一堂微商的学费。
高仿品牌,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只是因为库存致亏,很多微商或许可以避免。但是因为卖假品牌,而引起的内心恐慌却成为了微商任时俊的痛苦。1988年出生的任时俊本来是民营企业的职员,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2014年8月,任时俊被二叔叫回了家。
二叔有个围巾生产厂,一直从事贴牌生产。这两年经济低迷,外贸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二叔希望他回来后能继承这份家业。在厂里学习了两个月的生产和管理后,任时俊发觉自己不是那块料。重新出去找工作已经不是最佳的季节,看到朋友圈每天被一帮朋友刷屏,任时俊选择了做微商。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的工厂生产围巾,那就先从围巾卖起。任时俊做微商的优势在于,二叔家的大部分围巾都给一些大品牌做代工,这激发了他在朋友圈卖品牌围巾的想法。
就在记者认识他时,正值他生意火爆。“一条围巾从厂里拿来是20元,微信圈里卖60块是很正常的事。”任时俊曾自豪地说。后来,随着朋友圈子越做越大,他便走出二叔的工厂,在周边其他厂家挑选新的款式。因为没有存货,任时俊经常带上自己的摄影设备跑到离家很远的厂家拍照。挨个拍好产品图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而这一特权也是建立在二叔的人脉资源上,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厂家拍产品图片。
家看到他在朋友圈推送图片大都是一些国际大牌,但很少看到价格。为此,任时俊这样解释,“本来卖的就是高仿,价格也都是你随意要,价格写上去反而没人问。”大家对高仿的兴趣越来越浓后,顾客对产品要求也更加高了。“一块好的围巾卖到200块时,顾客需要一个精致的礼盒做包装。”顾客是上帝,这在任何一种商业模式中都无法改变,微商也不例外。为此,任时俊不惜成本,他按照每个高仿品牌的样子,又去包装厂里定做了不同类型的包装盒,这一次他花了4万元。
最让任时俊自豪的是,在他销售围巾的过程中,有三位顾客主动找他要货源,他们都成了代理商。为了满足代理商的要求,任时俊又做了一次冒险,就是直接从厂家拿货。幸运地是,前几次拿来的货都能如期卖掉,即便剩下几款,他也会分给另外代理商做特价产品。就在他坐拥一级货源的交椅上数钱,每天看着代理商报销售额时,“杭州一女子在微信上卖假名牌被判刑一年罚6万”的新闻让他警醒了。
“有点不敢卖了,但是代理商又不断从我这里拿货,心里又不甘。”在利润的驱使下,任时俊仍然心存侥幸地低调地卖着。“本来一个月可以赚个1万多块的,要是停下来,月收入说没就没了。”
失信的生意圈
今年4月底,任时俊终于下定决心,不在朋友圈卖高仿品,转而代理水晶和蜜蜡等首饰。但是,因为自己不懂珠宝类产品的品质,他接连三次遇到退货的问题。“先是我的产品不是蜜蜡做的,后来又说价格要得太高了。”任时俊拿着那串被退回的蜜蜡手串解释。“这些看上去像小石头的商品价格可是十几条围巾啊,一退回来我又没法退给上级。”
任时俊说,之前卖围巾时,他就被朋友多次拉黑,现在他的客户等级要求更高,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样光刷屏了,而是经常发一些关于蜜蜡的专业知识以引起大家的关注。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任时俊通过微信卖出去的蜜蜡和水晶少之又少,这个被看作深水区的产品怎么也不能像围巾那样帮他恢复到月入万元的时代。越是销售下降,他就越不敢进货,而货品单一就越加吸引不住顾客。
如今,面对家里十几串手链,他决定重新找个平台来寻找目标客户。他浅笑着告诉记者,“这些东西价格太高,我真的玩不起,也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