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昨天上午,两部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当中的主要目标。这份《规划》被称为史上最严耕地保护制度。为什么这么说呢?《规划》又会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起来看一下!
国土部:“十三五”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
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庄少勤对《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他表示,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主要有五个。
一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三五”时期全国共同确保建成4亿亩、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
二是全面提升耕地数量、质量保护,通过农用地整理改造中低等耕地2亿亩左右。
三是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取得积极成效,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有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布局与结构。
四是加大土地复垦和土地生态整治力度,复垦率达到45%以上。
五是支持脱贫攻坚和易地搬迁取得实效。
“十三五”预计耕地面积将减少7000多万亩
《规划》透露,“十三五”期间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等预计耕地面积将减少7000多万亩。而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约有8000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仅2800多万亩,中低等耕地比例达70%,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只占51.5%。《规划》说,耕地数量质量现状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庄少勤表示,这份《规划》是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的新规划。与以往相比,它不再是单纯地保护耕地,而是要通过整治规划土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庄少勤: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把土地整治规划,从原来单纯地保护耕地为主,变成一个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的工作平台。
农村人口人均居民点用地达到317平方米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空现象比较普遍,农田细碎化比较严重,全国农村居民点270万个,占地面积为2.87亿亩,农村人口人均居民点用地达到317平方米,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规划》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必须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规划》认为 ,我国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土地退化和污染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其中,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31%和30%,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量40%以上,据研究,每年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约400万亩。
《规划》提出的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进行土地整治的原因,除此外,法制建设滞后也是一个原因。据国土资源部介绍,目前,我国土地整治法律法规建设总体滞后于发展需要,影响了土地整治事业健康发展。因此,《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土地整治法制化建设,尽快推动制定土地整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土地整治规章制度,保障土地整治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如何推进城乡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张东强表示,通过土地整治,特别是建设用地的整理,能够提高土地的综合承载力。有效增加土地供应,从而有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张东强:一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约农村建设用地,在保障农民新居建设,和农村发展用地的基础上,结余的部分,可以调剂到城镇使用。二是通过开展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调整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布局,促进城镇和城市群的发展。三是通过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
《规划》能为农民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主任范树印表示,这其中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
范树印:一是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通过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了有效的耕种面积,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这是最直接的好处。农民通过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直接获取劳务收入。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获得的土地租金收益,整治后比整治前有明显的提高。另外,在通过规模化经营,引进现代农业企业后,改变了农村的业态,农民在参与农业公司的过程中,直接获取了工资性的收入。